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眼中的普密蓬大帝,也是“神”吗?

布周十面派 泰国网 2020-10-15


2020年10月13日,泰王国九世先王普密蓬陛下逝世4周年。


虽国丧期已过,但每年这个时候,每当泰人回想起这位在时光中离他们远去的君王,都会猛然发现,他们倾尽全力用岁月去缅怀的帝王,在他们心里其实一刻也没有放下,根本没有.....


九世的离去,往后的暹罗,再也看不到那个最温暖而震撼的笑容了。


泰国人民自己,生长在这片属于他们的土地上,从身体及灵魂,自双眼入内心,以第一视角的荣幸,先后见证了九世先王从登基加冕到福泽万民,从农业温饱到适足经济,从镇压动乱到综合改革.....


泰人相信,陛下就是他们坚实的依靠,不败的希望与愿力,那位劳苦的“神”。


泰人以佛为师,但他们心中早就“以王为父”——ฉันเกิดในรัชกาลที่9!


“我生于拉玛九世!”




泰国拉玛王朝有两大明君,一位是五世王朱拉隆功,另一位,是1927年12月5日,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的普密蓬陛下。



1932年,泰国人民党的政变,自拉玛七世开始,“君主制”只是象征,并非“王权”。君主的权利,几乎全都落入了军方党派手里。


而依暹罗王室长幼传承规矩,普密蓬陛下出生起就深知,自己并非是君王,可命运的安排无人知晓。


1946年6月,泰国拉玛八世阿南达(普密蓬王兄)国王于寝宫中离奇遇刺


普密蓬,加冕为王,拉玛九世。



1957年,泰国亲美总理銮披汶被沙立元帅指责侮辱王室,集合兵力再次发动政变,将必要的权利归还君王,承认王室的历史功绩,恢复王室的尊严。


沙立元帅下令全国所有中小学都要悬挂普密蓬国王的大幅画像和照片,泰国国庆日也从之前的1932年政变日“6.24”改为普密蓬国王生日“12.5”。



随后,拿回”王权“的普密蓬陛下,先后镇压了全国二十多次动乱和政变,稳定了局势,让泰国不再受制于纷争而失去发展机会。


这便是陛下,对于国家安定的实质贡献。



他的才华,让人怀念,他的爱好,一直激励着泰人乐观的生活着。


他会演奏单簧管、小号、萨克斯和吉他,也会谱曲,曾经和猫王一起观看演出。他酷爱运动,会打冰上曲棍球;代表过泰国参加国际快艇赛,还获得过奖项;曾驾帆船横渡了泰国湾,还曾自己绘图,设计和改良帆船。



他用最尽“细水长流”的专注,谱写着用情专一的“此生只爱一人”。




在泰国民间,普密蓬大帝被泰国民众奉为“行走在土地上的神”。


他用自己的双腿,踏遍了泰国每一个府、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带着他从西方学到的农业知识,改善民众的温饱,突破性地扩大了粮食产量。


他甚至把皇宫拆了,送给民众种田。



他让学生有教室,让病者得医治,让残疾人士得到平等待遇,让受灾百姓物资充裕。




这些成就都让泰国百姓们坚信,这位勇敢无畏、不惧挑战的君主,是上天派来拯救黎民苍生的圣主,是“行走在土地上的神”!


”如果我能听得更清楚,那么我愿意永远跪在人民面前。“



即使先王衰老至双眼无神,头发花白,他也不会放弃询问——我的人民,是否都吃饱了。



他离开的那天,曼谷”黑“了。



作为外人,我们无法“生于九世”,去亲身体验这场撼动暹罗眼眶的深爱和不舍,大多的,我们只能从活跃在我们语言与文字中的媒介,去触碰泰人这份难以理解的信仰与敬拜。


渐渐地,我们开始被这种精神打动,在特定的时刻感同身受,陪着暹罗去惋惜那颗巨星陨落,接着也在纪念之日,回想起一段段往事,或许夹杂着与泰国的初见,又或捡拾起脑海中泛黄的照片,去钦佩和赞叹,那些“念旧”中才有的榜样和璀璨。


相隔两地,互为异邦,以“中泰友谊”为桥梁的那头,我们中国人眼中的普密蓬大帝,也是“神”吗?



儿时的布周与其他中国同胞大致相同,也是在那个时代,从别人口中,又或从别处,知道中国的不远处,有一个泰国,那里有着他们最爱的王。


依稀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广西某次英语公开课,我们与远道而来的泰国孔敬府小学生同坐一堂。第一感觉,同龄的他们多了一份“形散神聚”,课间无厘头宛如拆房,课内端正无异“禅修入定”,安静得仿佛出了窍.....


一名孔敬府学生,用带着“卡”的英语,介绍了她的家乡和校园,她说她的王,曾是她父亲的老师,也是她的王告诉她们,要“走出去”向中国学习,他们非常荣幸,非常感恩,非常珍惜....


当时一旁的我,幼稚脑海中几乎全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判定,并不理解他们所说的,“王”的定义。



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翻天覆地,想在中国“碰上泰国”,那就更容易了。


初中时期的我,对待泰国的认知是闭塞的,甚至不止是我一人,反正在东盟体系扩建之前,大多人“听说的泰国”与“真实的泰国”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那时学校的保安,甚至将暹罗定义为“变性人骑着大象在打仗”的国度。


也是同一时期,大多初中男生都会吼一句:“ช้างกูอยู่ไหน(老子大象在哪里)”接着语重心长地告诫即将赴泰旅游的小伙伴:你可小心了,千万别抢了人家的大象啊....会死人的.....



还是同一时期,班上女生“哈韩大军”分了些人给“哈泰”,开始拿着一推就变长的30万像素杀马特手机看泰国连续剧,时不时拿着纸巾流泪感叹,为啥“男主他妈的司机的女儿会是他的亲妹妹啊”......


那些年,中国的灵异爱好者,也多次选取“泰国佛教”作为吃饱饭没事干的闲聊题材,甚至操着熟练地台词,为他人夜观星象、摸骨算命:“哎呀,你这情况是中招了,一般下你的人,无非为情或为财,你赶紧找个寺庙躲躲吧!”



那时的泰国,对于没有去过的人而言,神秘感很强。但至少,泰国在那个时期所呈现出来的,是它形影不离、虔诚无比的信仰。


因为信仰而随意自在,因为信仰而付诸“爱恨情仇”、“喜怒哀乐”。


但外人很少知道,这些信仰背后,是何种力量在持续地供给滋养、竭力支撑。



回想一下,当《泰囧》、《初恋那件小事》主题曲初次响起时,你正在何处?


当时泰国游的火热,以及泰娱乐的流行,这些不断对称透明的异域新媒体模式扩张,是否改变了你对这个国度的看法,是否让从未关注暹罗的你,多多少少“瞥了它一眼”,


接着是否又让无数原本爱好泰国文化的人,爱得更加理直气壮、无法无天,开始每日刨根问底,恨不得一天就得以了知关于泰国的一切....


巧的是,各国都在信息技术发展浪潮的同一时空,可偏偏是暹罗,偏偏是中泰,在旧时代中沉淀弥漫,在新时代中相见恨晚。


后来便成了“同喜同悲”的手足,感同身受的“一家之亲”。



泰国,它在传递欢乐的同时,也向不认识它的人,输出了某种他们自己才有的执着与虔诚。


这算是一种精神,一种引发共鸣和相互钦佩的“中泰精神”。



泰国上空飘扬的国旗,红色代表着泰国的国土与民族;白色为宗教;蓝色是国王。


而理解泰国,理解那位在位70余载的君王也就够了。


我们,也有着自己的祖国,也有着自己的信仰,普密蓬于我们而言,是感知不全的“神”。


但不知曾几何时,因为这个熟悉而善良的外国,我们做了这世上最深情的人,为了他们在圣像前的鲜花而愁眉,为了泪光中的虔诚而驻足,为了雨伞下的一滴雨而感动。


人的情绪,是一种传染病,当不分国界的我们,共同向往着同一种美好的时候,难免会被传染得泪流不止。



那时候的泰国,那个“王”,便是诗,他所深爱的人民,便是画。


如今流光老去,留存于世的哀伤,便开始无法制止地贪恋万紫千红的昨天,总希望未来的日子里,可以扭转天地,永远“父待民如子,子称王为父”。


雨中的孩童,在拉着母亲的衣角,他问:


待新冠结束,我们的“王”,是否就回来了?



定局。


暹罗之地,伟大的君王已随风而去。


陛下伟大的灵魂,将顺着他来时的道路,归于至高无上的九层云霄。


愿他在广阔的苍穹,护佑他曾经的国度,那些他深爱、为他洒泪的人民!


别再问,泰国人民的信仰究竟是什么。


因为他们总会握紧拳头捶着心脏告诉你:


ฉันเกิดในรัชกาลที่9!


我生于拉玛九世!



泰国新泰日报传媒集团

旗下媒体

全体同仁


深切缅怀

九世先王

普密蓬·阿杜德陛下




往期

头条新闻 


上下滑动,可看更多精彩内容

◆  ◆  ◆  ◆  ◆  



+++

监制:王新宇

文:布周十面派

图:综合自泰媒

编辑:布周十面派

来源:泰国网

泰国网www.taiguo.com,为泰国新泰日报传媒集团旗下新媒体,在泰国拥有庞大会员数,以多元化实用资讯推送服务两国用户,浏览量覆盖全面,旨在持续打造地域性中文综合门户信息网站。泰国网建站以来,以促进中泰文化交流,扩大两国经济贸易,关注泰国华人民生,服务泰华社会为宗旨,赢得了泰华各界的极佳口碑。客服电话:02-693-8559;市场部微信:taiguowang2015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